新闻动态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2023-07-31
随着AIGC的火热,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展现在我们面前,越来越多创作者也在尝试新工具和新方法。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,在昂贵的流量和算力成本之下。
用户面对着大量雷同的AI工具的时候,新用户如果无法留存那就是意味着成本的损失。如何让新用户真正的采纳我们的产品也显得尤为重要。
像Midjourney为了抵御羊毛党,就直接关闭了新用户25次的试用机会,因为疯狂涌入的用户也影响了付费用户的体验。
2019年,我们在智能写作创业的过程中,也遇到类似的问题。随着流量的不断增长,没有带来任何有价值的留存,成本不断上升,系统问题不断,团队处于困局之中。
当时我遇到最大的挑战是运营耀眼的宣传、用户超高的预期、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,三者构成的不可能三角。
初期,我们通过一张名为“开启AI写作新时代”的裂变分销海报,在自媒体的朋友圈引爆了话题。新用户纷纷涌入,我们自以为是个成功的开始。然而,产品内部却像一个破了洞的木桶,用户流失率不断攀升。
上线后,将近一个多月的修修补补,问题并未好转。因为产品稳定很差,经常出各种奇奇怪怪的Bug,而且我们主推的文本生成的算法效果一直不好,用户抱怨很大,用户纷纷退款。
另外,迫于融资的压力,CEO急于看到直线上升的DAU,从流量投放上并没有松懈,并没有带来太多留存,而且投放渠道的精准流量也很快被我们榨干。但这种饮鸩止渴的策略,让项目基本陷入了僵局。
作为产品合伙人我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,我在翻看营销学经典著作《跨越鸿沟》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我们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:
我们应该如何扭转这个局面?
《跨越鸿沟》中有一个著名的“产品采纳周期曲线”,它将科技创新型产品的潜在客户群分为五种类型:创新者、早期采用者、早期大众、晚期大众和落后者。
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是最愿意尝试新产品的群体,他们对创新和变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。落后者则是最抵制新产品的群体,他们对创新和变革有着强烈的恐惧和排斥,他们只有在别无选择时才会使用新产品。
在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存在一条很难跨越的鸿沟。因为这两个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。
如果新技术或产品不能成功地跨越鸿沟,并进入主流市场,那么它就很可能失败。因此,我们还需要在不同阶段,针对不同客户群设计不同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。
其实,在智能写作项目最初阶段,我们也做了一个核心功能的Demo。当把它交给一些愿意尝鲜的用户试用时,他们给我们的反馈也是积极的。
其实,这些用户都是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创新者,对于新技术有着极高的包容度,他们对产品的潜力充满信心;另外用户对待Demo的宽容度是不一样的。但Demo测试的反馈并不能等同于大众市场的反馈,大众市场要的是一个稳定实用的产品。
然而,这时我们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我们错误地将这些试用者的反馈等